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过刊浏览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下载中心
· 《作者承诺书》
·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妇女研究会
·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妇女研究论丛
 
2014年 0卷 5期
刊出日期:2014-10-10

文学·文化·传播
国外妇女/ 性别研究
图书评介
理论研究
热点问题讨论
实证研究
法律与政策研究
研究动态与信息
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
青年论坛
   
理论研究
5 肖 巍
身体与缘身性:结合神经科学新发展的探索*
身体、缘身性及其相关体验问题的研究对于人的主体建构、性别认同和性别关系塑造,以及身心关系、精神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如何联系当代主流哲学、当代神经科学新发展的相关成果来研究这一问题是当代女性主义哲学面临的一个挑战。文章将从“身心二元论”到“身体现象学”、缘身性与缘身认知:当代神经科学的新观点、女性的“缘身性”体验等方面入手探索这一理论争论的新动向。
2014 Vol. 0 (5): 5-12 [摘要] ( 502 ) [HTML 1KB] [PDF 968KB] ( 850 )
实证研究
13 李 娜
近20年来两性干部精英的地位获得与变迁*——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分析
女性领导干部在政治管理和决策领域处于结构性弱势。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事件史分析发现,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两性干部精英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随着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女性干部精英地位获得对家庭背景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反映了女性精英阶层再生产有扩大和固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领导特质、性别平等观念和成就期望等个人心理因素对精英地位获得的作用日益显著,表明政治领域中女性的主体意识正在解放,将有助于女性干部的进一步向上流动。
2014 Vol. 0 (5): 13-23 [摘要] ( 464 ) [HTML 1KB] [PDF 996KB] ( 758 )
24 朱依娜,卢阳旭
性别、家庭与高校教师的时间分配*——基于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调查
文章利用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时间利用调查数据,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性别、婚姻家庭状况与时间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在工作总时间、科研时间、教学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上都存在性别差异;婚姻家庭状况既不影响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也不影响其工作时间的性别差异;婚姻家庭状况不仅影响高校教师的家务劳动和休闲时间,而且对家务劳动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此,女性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的投入不足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婚姻家庭的拖累。
2014 Vol. 0 (5): 24-32 [摘要] ( 480 ) [HTML 1KB] [PDF 1019KB] ( 888 )
法律与政策研究
33 汪华,汪润泉
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间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上海市政策与数据的测算
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带有一定的再分配效应,但由于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被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使得再分配效应减弱。同时性别间的再分配效应强于贫富间的再分配效应,两者存在反向的变动关系,性别间的再分配能够在总体上弱化贫富间的再分配。做实个人账户有利于养老保险再分配功能的发挥,提高养老金的增长率能够增强再分配效应,同时让更多的低收入群体成为养老金的受益者,再分配效应对养老金增长率的敏感性高于对缴费率的敏感性。
2014 Vol. 0 (5): 33-40 [摘要] ( 527 ) [HTML 1KB] [PDF 975KB] ( 728 )
41 杨婷, 杨雪燕
治理政策、乡土文化圈和男孩偏好:中国农村背景下的三方博弈*
文章基于2009年陕西省三县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性别失衡治理政策、乡土文化圈和男孩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人们的男孩偏好是性别失衡治理政策的弱化作用和乡土文化圈的强化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性别失衡治理政策通过宣传倡导政策的深入推行能够改善乡土文化圈,弱化男孩偏好,达到真正持久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目标。
2014 Vol. 0 (5): 41-48 [摘要] ( 508 ) [HTML 1KB] [PDF 1024KB] ( 707 )
热点问题讨论
49 夏吟兰
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分析
反家暴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界定家庭暴力概念。法律概念应当是“对各种法律事实的概括,并基于此种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型范畴。”[1](P287)对家庭暴力概念中主体范围的界定,体现了立法者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定位以及对受暴者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力度。因此,明确规定家庭暴力主体的范围对于法律适用的范围及其能否达到防治家庭暴力的目的有着重大的意义。
2014 Vol. 0 (5): 49-50 [摘要] ( 442 ) [HTML 1KB] [PDF 895KB] ( 1370 )
51 李明舜
制定反家暴法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是国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尊重和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立法措施。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密关系,立法干预家庭暴力就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制定反家庭暴力,尊重和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立法措施。由于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密关系,立法干预家庭暴力就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2014 Vol. 0 (5): 51-53 [摘要] ( 462 ) [HTML 1KB] [PDF 895KB] ( 917 )
54 徐 卉
反家暴立法中的证据规则与公益诉讼机制
2014 Vol. 0 (5): 54-55 [摘要] ( 441 ) [HTML 1KB] [PDF 859KB] ( 1004 )
56 薛宁兰
反家暴立法的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救助
2014 Vol. 0 (5): 56-57 [摘要] ( 453 ) [HTML 1KB] [PDF 878KB] ( 916 )
58 冀祥德
婚内强奸入罪正当化分析
婚内强奸是社会各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1999年,王卫明强奸妻子案被上海市青浦县人民法院判决强奸罪成立,宣告了婚内强奸在中国从客观事实到法律事实的演进事实。但时至今日,婚内强奸入罪依然障碍重重,入律更是见仁见智。
2014 Vol. 0 (5): 58-59 [摘要] ( 464 ) [HTML 1KB] [PDF 860KB] ( 841 )
60 郭瑞香
美国《针对妇女暴力法案》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
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广泛存在,是基于性别不平等的严重侵犯妇女权利的暴力形式。目前全世界已有125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相关法律,其中对家庭暴力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有80多个 。2014年4月由联合国机构和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国际经验交流会”为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9个国家的反家暴立法专家和中国立法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其立法经验对中国反家暴法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仅以美国《针对妇女暴力法案》为例讨论相关机构设置和经费拨付问题。
2014 Vol. 0 (5): 60-62 [摘要] ( 417 ) [HTML 1KB] [PDF 922KB] ( 896 )
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
63 陈寒非
法权身体:1950年婚姻法的表达与实践
自从清末修律以来,身体法权化问题或隐或显地成为各个政权努力追求的重要面向,1949年以后身体法权化大体延续着近代以来的进程。在“解放”话语生产机制下,1950年婚姻法表达出打破封建婚姻关系、解放妇女身体的重要诉求;自由是婚姻法追求的价值目标;塑造新女性形象是婚姻法的制度功能。在婚姻法的实践过程中,宣传动员与法律治理技艺具有两种不同的面向,分别代表行政和法律治理手段。透过充斥在身体法权化过程中的各种权力和技术,身体改造实践并不如同制度设计那样的美好,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将身体重新纳入新的权力机制控制之下。
2014 Vol. 0 (5): 63-70 [摘要] ( 490 ) [HTML 1KB] [PDF 964KB] ( 886 )
71 马方方
社会性别视域下近代城市女工经济地位探析(1920-1930s)*
借助社会性别的分析路径,可以深入揭示特定时期女工的经济地位状态。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使女工人数剧增,女工成为近代从业女性中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女性外出就业迈出了自身解放的决定性一步,是其地位提升的关键,但与男工相比,女工普遍处于弱势的经济地位:女工能够进入工业企业“权力”阶层的为数甚少,而且多集中于低技术部门,导致其职业收入的整体低下。女工经济地位的低下是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结果,显示出时间、空间和性别在近代社会的交错和复杂。
2014 Vol. 0 (5): 71-77 [摘要] ( 464 ) [HTML 1KB] [PDF 964KB] ( 1168 )
文学·文化·传播
78 邓如冰
《色,戒》的寓言:家国场域中的身体政治——兼谈李安的“正解”和“误读”
张爱玲在《色,戒》中建构了一个“家国场域”。在此场域中,女性的身体被视为“性的身体”,不仅被“敌人”所控制,同时被“同志”所践踏。另外,女性对物质的深刻迷恋也是她们悲剧的原因之一。
2014 Vol. 0 (5): 78-84 [摘要] ( 481 ) [HTML 1KB] [PDF 1031KB] ( 951 )
国外妇女/ 性别研究
85 马春华
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家庭政策和性别平等:1989年后的匈牙利和波兰
波兰和匈牙利这两个后社会主义国家,1989年因为类似的压力都进行了家庭政策改革,但由于改革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政策新体制。这场改革对于有着年幼孩子特别是年龄不满2岁孩子的母亲伤害最深。波兰和匈牙利改革之后的性别平等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有恶化的趋势,因为其新的家庭政策体制都表现出明显的“母性主义”倾向。比较而言,波兰女性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
2014 Vol. 0 (5): 85-93 [摘要] ( 436 ) [HTML 1KB] [PDF 977KB] ( 736 )
94 张 亮
推动男性家庭角色的改变——欧洲就业性别平等政策的新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对儿童照顾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干预路径:一种是发展公共照顾服务,帮助就业父母协调工作和家庭责任;另一种是挑战和改变照顾责任的传统性别安排,促进父亲承担家庭照顾工作,从而提高男女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文章考察了欧洲国家“为何”和“如何”运用社会政策来改变男性的行为,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既定目标以及面临的困局,并探讨了对中国推进就业性别平等的启示。
2014 Vol. 0 (5): 94-100 [摘要] ( 458 ) [HTML 1KB] [PDF 974KB] ( 1072 )
青年论坛
101 张丽 褚玉杰 赵振斌
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精英化因素研究*
随着民族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社区中涌现出一个新群体——妇女旅游精英。文章对西部4个省8个民族地区23位社区妇女旅游精英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找出影响民族社区妇女旅游精英成功的34个成功因素并归并为6个范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经营能力、行为态度、家庭内部关系、个性特质、文化承载和家庭外部关系。家庭内部关系和文化承载是民族地区妇女精英成功的独特因素。将6个范畴进一步归并为3个核心范畴,即个人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对这些妇女的精英化因素进行研究能为社区妇女成长和社区发展提供参考。
2014 Vol. 0 (5): 101-108 [摘要] ( 409 ) [HTML 1KB] [PDF 1027KB] ( 676 )
研究动态与信息
109 高修娟
农村女儿养老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女儿养老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不仅是养老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也是性别研究领域的新课题。文章就当前中国学界在女儿养老的现象分析、原因解读和前景分析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发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14 Vol. 0 (5): 109-112 [摘要] ( 503 ) [HTML 1KB] [PDF 929KB] ( 799 )
113 李琳,陈维政
女性是更好的领导吗?*——变革型领导的性别差异研究回顾与展望
变革型领导的性别差异研究将变革型领导理论与性别研究相结合,是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经历了非正式阶段、兴起和发展阶段,从变革型领导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到女性是否更适合成为变革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的性别差异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未来的研究需重点关注组织情景研究、作用机制研究和中国情景研究。
2014 Vol. 0 (5): 113-117 [摘要] ( 594 ) [HTML 1KB] [PDF 993KB] ( 1202 )
118 颜士梅 ,吴珊
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性分析:基于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冲突及其原因研究已经被充分探讨,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性问题,但相对缺乏针对该问题的系统深入分析。文章基于以往文献,从女性角色特征与新兴领导风格的匹配、特定情境下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以及基于冲破“玻璃天花板”的事实的研究3个方面分析了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性问题。
2014 Vol. 0 (5): 118-123 [摘要] ( 465 ) [HTML 1KB] [PDF 960KB] ( 802 )
图书评介
124 马春花
口红政治、性别上海与暧昧现代性——评《现代性的姿容——性别视角下的上海都市文化研究》
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代/性的愉悦之中,似乎总是充满隐隐的不安与危险。为什么百货公司是“妇女乐园”?为什么消费主义是城市的动力?为什么摩登女性在魅惑之中隐含风险?尤其在现代上海,都市、商场、消费、大众、女性等等数位一体,一方面构成现代性发展的无限动力,另一方面却又成为焦虑和恐惧的渊薮。这个矛盾重重却又生机无限的现代/性上海,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大潮中,为革命、进步、乌托邦等话语及其实践所挟持,屡屡魂飞魄散却又不断魂兮归来,自我成就为一个似乎青春永驻的曼妙姿容。如此狡黠而魅惑、性感又危险之上海摩登,正是《现代性的姿容——性别视角下的上海都市文化研究》[1](以下简称《现代性的姿容》)一书提出问题与展开诠释的机缘所在,其借助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化过程中的性别与消费之关系的文化研究,从女性主义立场重构了性别、消费与现代性的文化地形图。
2014 Vol. 0 (5): 124-128 [摘要] ( 483 ) [HTML 1KB] [PDF 973KB] ( 989 )
 
请给本刊投稿的作者下载阅读《作者承诺书》
请投稿作者小心分辨假冒本刊的“官网”
更多>>
《妇女研究论丛》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研究会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编辑出版:《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主  编:杜 洁
副 主 编:宓瑞新
编  辑:史凯亮 王妍 綦郑潇
电  话:86-10-65103472
传  真:86-10-65258990
ISSN 1004-2563
CN 11-2876/C

邮发代号:2-375
国际代号:BM1186
版权所有 © 2016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京ICP备15047311号-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编:100730 电话:86-10-65103472 传真:86-10-652589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