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隐匿与可见:新冠疫情前后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及分工的状态与感知 |
|
|
摘要 基于对19户家庭的深度访谈,本文呈现并探讨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与分工在新冠疫情前后的变化及原因。通过建立二元分析框架,本文将真实的家务劳动与分工状态和家庭成员对其的判断、认识与感受共同纳入研究视域,强调平行于事实的家务劳动感知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城市双薪家庭的家务劳动样态与分工受制度文化、权力结构、人员流动、外部情境的影响。家庭成员倾向于将从事家务劳动认定为一种“顾家”的品质与家庭内部的平衡机制,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使得家务劳动时常“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新冠疫情重塑家务劳动样态,并通过调整家庭空间和家庭关系,使家务劳动与分工变得可见、可感。然而,这一变化并不稳定持久,在后疫情时代,家务劳动又退回“不可见”的状态。家务劳动的可见化与对家务分工的感知、言说与反思是促进家庭性别平等、保障家庭成员权益的契机,也是解析新冠疫情对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会心态影响的载体。
|
|
关键词 :
家务劳动,
家务分工,
城市双薪家庭,
新冠疫情
|
|
[1] |
王燕. 塑造和传播妇女“劳动”:1920-1937年城市的“五一”节和“三八”节纪念仪式[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5-. |
[2]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3] |
汪洋. 共同财产制下离婚经济补偿的价值基础、教义构造与体系协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73-. |
[4] |
沈洁. 家务劳动再分配的政策探索——日本“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的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70-. |
[5] |
苏熠慧. 重构家务劳动分析的可能路径——对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有关家务劳动讨论的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6): 68-. |
[6] |
肖洁. 家务劳动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17, 0(6): 72-. |
[7] |
朱依娜, 马缨. 性别、时间分配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4): 24-31. |
[8] |
郑加梅 ,卿石松. 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文献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4, 0(1): 107-114. |
[9] |
周旅军. 中国城镇在业夫妻家务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发现[J]. 妇女研究论丛, 2013, 0(5): 90-101. |
[10] |
许春荣. 家庭生产方式中的女性压迫问题——《主要的敌人:女性压迫的唯物主义分析》述评[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5): 78-83. |
[11] |
陶艳兰. 代际互惠还是福利不足?——城市双职工家庭家务劳动中的代际交换与社会性别[J]. 妇女研究论丛, 2011, 0(4): 13-1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