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春晚、女性主体性与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以浙江省缙云县壶镇为例 |
|
|
摘要 乡村春晚源于浙江丽水,近年被迅速推广至全国,成为中国乡村文化建设中一股强大的力量,而妇女是乡村春晚台上台下的主体。本文从动态的城乡文化关系角度切入,聚焦妇女在乡村春晚中的主体作用,分析农村妇女是如何以主体的身份反转作为城市中心主义媒介景观的央视春晚,使其与在地的、传统的乡村文化结合,进而在社会关系的建构中和新文化的创造中争取权力的。乡村女性在乡村春晚的文化实践中展现出了既维持中国本土文化主体性又借鉴其他文化形式和风格,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型"的能力,这种经过转型的融合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
|
关键词 :
妇女研究,
乡村春晚,
女性主体性,
乡村文化
|
|
[1] |
宓瑞新. 对《妇女研究论丛》杂志图书评介栏目的思考*——以2000-2011年的数据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5): 99-104. |
[2] |
刘希. 毛泽东时代女性的主体性问题——以韦君宜小说《女人》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4): 75-81. |
[3] |
姜秀花. 从《妇女研究论丛》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进展*——创刊20年来栏目、主题与内容的变化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2): 5-16. |
[4] |
畅引婷,杨霞. 记录历史·交流信息·传播理念*——对《妇女研究论丛》学术会议综述的评述[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2): 17-22. |
[5] |
赵叶珠,程海霞. 近10年《妇女研究论丛》作者群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J]. 妇女研究论丛, 2011, 0(4): 98-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