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名称的几点思考
单凌寒
黑龙江大学 社会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Suggestions for How to Name Feminist Sociology in China
SHAN Ling-h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80,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摘要 学科名称是学科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学科命名可以体现出学者们对学科核心范畴的不同理解及变迁,在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女性社会学外,妇女社会学、女性主义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也是十分常见的学科名称,这些不同学科名称的来源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被理解、接受及拒绝的?原因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与挑战?正是文章试图探索与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
学科名称 ,
女性社会学 ,
妇女
Abstract :The name of a discipli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iscourse of a discipline. Different names reflect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mong scholars and changes overtim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Mainland China, apart from female sociology, women's sociology, feminist sociology and gender sociology also commonly appear.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s such as: what are the origins of these names? How are they understood, accepted and rejected? What are the causes?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and issues?
Key words :
name of a discipline
feminist sociology
women
作者简介 : 单凌寒(1986-),女,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应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实务等。
[1] 周颜玲,仉乃华,王金玲.前景与挑战:当代中国的妇女学与妇女/性别社会学[J].浙江学刊, 2008,(4). [2] Harbour Fraser Hodder. What’s in a Name[J]. Harvard Magazine, 2000, (2). [3] Amy S. Wharton.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 Oxford and Carlton, 2005. [4] 佟新.30年中国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8,(5). [5] 谭深.对近年来妇女研究现象的社会学考察[J].社会学研究,1990,(6). [6] 王金玲.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0,(1). [7] 吴小英.社会学中的性别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 庄渝霞.创建女性学学科体系和设置女性学课程的初步构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4). [9] 胡晓红.对中国本土性别社会学学科建构的几点前提性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0] 祝平燕,夏玉珍主编.性别社会学[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 石彤.中国女性学和女性社会学的学科化互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2] 郑佳佳.从“妇女节”到“女人节”的语用简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9,(4). [13] 胡茜.现代汉语中“女”族同义词的比较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14]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15] 吴小英.让知识富于人性和情感[J].读书,2002,(11). [16] 吴小英.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J].社会学研究,2003,(1).
[1]
李娜. 李双双:从更深的土里“泼辣”出来——试探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型妇女”的一种生成史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33-.
[2]
李放春;邱淑怡. 成为“当家人”:20世纪50年代西南农村一位基层女劳模的生命历程研究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9-.
[3]
王燕. 塑造和传播妇女“劳动”:1920-1937年城市的“五一”节和“三八”节纪念仪式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5-.
[4]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32-.
[5]
戴瑞君. 法律如何定义对妇女的歧视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52-.
[6]
丁玲. “说话”要“到底”——《新的信念》中的女性觉醒及其历史语境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12-.
[7]
顾玥. 明清社会的职业妇女:以稳婆身份的分流为中心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4): 113-.
[8]
张泠. 性别、民族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五朵金花》中的旅途叙事与公路形态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4): 32-.
[9]
薛宁兰. 防防治性骚扰的中国之路:学说、立法与裁判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3): 88-.
[10]
丁瑜;钟晓慧.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妇女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与自我关怀——一项基于75位妇女叙述的研究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2): 53-.
[11]
徐进;李小云;武晋. 妇女和发展的范式: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实践张力——基于中国和坦桑尼亚实践的反思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2): 14-.
[12]
王瀛培;徐华博. 卫生行政与妇女保健实践:20世纪50年代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在上海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93-.
[13]
冯淼. 革命地方实践与妇女解放问题:兼评丛小平《革命中国的婚姻、法律与性别,1940-1960》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113-.
[14]
张丽宾. “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任务——从保障妇女经济权利的角度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 0(6): 5-.
[15]
梁苑茵. 农忙托儿所与乡村再造——李凖《农忙五月天》里的制度与人心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 0(6):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