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清代闺秀诗人突破了唐宋以来的女性诗词经典传统,在闺情闺怨和家国之思以外开拓了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这为考察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家务作为女性特有的性别职责进入女性诗词,令闺秀的自我性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其中,中馈和女红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主题:中馈是将家务艺术化的新素材,指向妇德职能的"齐家",体现出闺秀的性别身份认同与文学创作自觉;女红是诗词创作的传统题材,其文本形象经过女性日常化书写的革新而尝试摆脱男性凝视与物化,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并浮现出性别主体意识。家务诗词的大量出现,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从女妓向闺秀的转变密不可分,也是清代闺秀在男权话语规范下减小创作阻力的合理化途径。在清代,面对诗词创作如何超越平庸这一共同困境,男性诗人努力去除日常化,而女性诗人则致力于从日常化中寻找诗意,推陈出新。
|
|
关键词 :
清代闺秀诗词 ,
日常化 ,
家务 ,
主体意识 ,
身份认同
|
|
[1] |
王燕. 塑造和传播妇女“劳动”:1920-1937年城市的“五一”节和“三八”节纪念仪式[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5-. |
[2]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3]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4] |
汪洋. 共同财产制下离婚经济补偿的价值基础、教义构造与体系协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73-. |
[5] |
沈洁. 家务劳动再分配的政策探索——日本“高龄女性贫困”问题的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70-. |
[6] |
苏熠慧. 重构家务劳动分析的可能路径——对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有关家务劳动讨论的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6): 68-. |
[7] |
孔煜也. 三八饭店盛开革新花:“大跃进”时期的妇女与技术劳动[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5): 113-. |
[8] |
朱骅. 他者视角与赛珍珠文学建构的中国妇女解放[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3): 80-. |
[9] |
肖洁. 家务劳动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17, 0(6): 72-. |
[10] |
畅引婷, 杨霞. 在个人与政治之间——邓颖超的革命经历与女性主体意识建构[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2): 48-55. |
[11] |
苏熠慧. 服务业转型中售货员多维身份认同的变迁——以L市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1): 21-29. |
[12] |
朱依娜, 马缨. 性别、时间分配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4): 24-31. |
[13] |
郑加梅 ,卿石松. 家务分工与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文献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4, 0(1): 107-114. |
[14] |
周旅军. 中国城镇在业夫妻家务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发现[J]. 妇女研究论丛, 2013, 0(5): 90-101. |
[15] |
陈李萍. 从同一到差异——女性身份认同理论话语的三重嬗变?[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6): 8-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