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唐宋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王申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Review and Reflections of the Past Ten Years of Studies of Women's Histor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ANG She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th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摘要 近10年来,唐宋妇女史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涉及诸多层面,主要有妇女地位问题、妇女生活、特殊群体妇女研究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仍需要加强研究。
关键词 :
唐宋 ,
妇女史 ,
回顾 ,
反思
Abstrac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studies of women's histor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Up to one hundred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concerning many issues; chief ones include women's status, women's lives, special women's groups and so on. There are still weaknesse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 based on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omen's history
review
reflections
作者简介 : 王申(1988-),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1]邓小南.唐宋女性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陈金莉.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D].云南师范大学,2008. [3]李沙沙.影响唐代妇女婚姻地位变迁的因素[J].法制与社会,2010,(5)(中). [4]孙玉荣.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女性婚姻地位[J].妇女研究论丛,2009,(5) . [5]孙玉荣.唐代妇女地位的变迁——以婚姻为视角的考察[D].兰州大学,2007. [6]翟元梅.唐代妇女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7]朱海琳.宋代妇女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6. [8]王翠改.唐宋时期妇女的家庭经济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02. [9]戚良艳.宋代士人妇女在家庭经济运营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 2006. [10]贾淑荣.唐宋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1]张国刚. “立家之道,闺室为重”——论唐代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2]马艾鸿.唐代上层妇女家庭社会生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13]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 [14]郭海文.反叛传统 挑战男权——试论唐代妇女服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6). [15]海琛.唐代妇女服装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16]纳春英.唐代妇女的出行装及其文化意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7]黄娜.唐代女子服饰风格的开放性特点解析[D].山东大学,2007. [18]沐牧.唐代前期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8. [19]周平.唐宋两代女性服饰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0]李翠华.唐代女性妆饰习俗初探[D].湘潭大学,2007. [21]刘园园.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唐代女子头饰及面饰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 [22]王联合.透过唐诗看唐代女性的头部及脸部装饰[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3]吴永芳.唐代妇女守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24]王泽刚.宋代妇女的再嫁、贞节与社会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5]陈大为.从社会道德层面看唐宋女子再嫁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6). [26]刘瑞光.道是无情却有情——浅论宋代社会对妇女改嫁的态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7]张国刚.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28]李晓敏.唐代寡居女性生活探微——以墓志为基础[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29]苟利军,吴淑娟.略论唐代妇女的经商活动[J].河南社会科学,2008,(5). [30]铁爱花.论宋代女性的赈济活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 [31]张文.民间慈善: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立足于宋朝的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 [32]肖建勇.唐宋女性出游与出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6. [33]李佳蔚.唐代妇女出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34]淮利平.唐代女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35]孙红.唐代妇女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36]郑强.唐代女训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7]刘欣.略论宋代家训中的“女教”[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5). [38]江晓梅.苏轼的妇女观与女子教育思想[D].暨南大学,2006. [39]程秋娟.我国唐代女子体育发展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0]柯昕,赵亮.唐宋妇女体育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9,(4). [41]高楠,张波.母亲生前的奁产权利——以宋代为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 2007,(5). [42]赵东明.宋代女性财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7. [43]魏京燕.唐宋女性财产继承制度探研[D].郑州大学,2007. [44]王翠.唐宋时期女性与本家的经济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5]方燕.从催生巫术看宋代妇女的生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8,(2). [46]任海燕.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妇女生育问题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 2009. [47]秦玉琴.宋代女性的佛教“空门生活”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8]严耀中.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J].学术月刊,2004,(8). [49]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陕西师范大学,2006. [50]高珊珊.儒释道三教对唐代女性审美趣味的影响[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 [51]汪艳菊.唐宋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J].黑河学刊, 2009,(9). [52]陈文.唐宋女性文学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7). [53]朱伟杰.宋代女性词人词作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 2010. [54]宋冬霞.唐宋女性著述之比较[J].兰州学刊, 2009,(4) . [55]邢恩和.唐代公主的婚姻生活[D].天津师范大学,2009. [56]李娜.唐代公主的生活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5. [57]王晓林.唐代公主类型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 [58]孙丽丽.唐代公主生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59]王珺.宋代公主生活考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0]杨春芳.从墓志看唐代宫女的等级[D].西北大学,2003. [61]张萍萍.从唐代后妃看唐代的政治和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9. [62]柳夏云.唐代后妃及其生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63]刘晓云.唐代女官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64]汤谷香.唐代宫廷妇女娱乐生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65]樊鸿雁.论宋代闺秀和名妓的女性意识觉醒[D].安徽大学,2010. [66]吕永.宋代的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67]乔孝冬,张文德.唐代女侠形象的审美特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68]郭宏荣.宋朝市民阶层妇女研究[D].西南大学,2007. [69]张菁唐.代女性形象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70]邱才桢.宋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与观念——以《晋文公复国图》中“怀嬴”形象为例[J].四川文物,2009,(9). [71]陈佩枝.盛唐诗歌中的盛唐女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72]姚社.宋代家训中的妇女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3]林媛韡.宋代女性孝道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74]汝乃尔.唐代女性与父家的关系——以墓志为例[D].复旦大学,2010. [75]张剑光,张洁.唐代长安女性消费研究[J].史林,2008,(5). [76]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7]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N].人民日报(理论版),2011-03-31.
[1]
顾玥. 明清社会的职业妇女:以稳婆身份的分流为中心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4): 113-.
[2]
丁瑜;钟晓慧.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妇女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与自我关怀——一项基于75位妇女叙述的研究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2): 53-.
[3]
秦方. 在历史与性别之间——大陆地区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知识史路径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 0(6): 74-.
[4]
顾玥. 明清时期男性关系网络主导下的女性择医 [J]. 妇女研究论丛, 2020, 0(3): 121-.
[5]
马勤勤. 历史无声却有痕——评魏爱莲教授《美人与书::19 世纪中国的女性与小说》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4): 122-.
[6]
毛立平. 妇女史还是性别史?——清代性别研究的源流与演进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2): 111-120.
[7]
王姝. 20世纪以来金代妇女研究综述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2): 110-121.
[8]
杨晶. 进展、成就与挑战:’95世妇会20年来的中国女童政策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6): 57-65.
[9]
薛宁兰. ’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人权法律保障述评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6): 47-56.
[10]
乔以钢. 在实践和反思中探索前行* ——近20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简论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6): 75-82.
[11]
张爱华. 农村中年女性的温情策略与家庭关系期待* ——对河北上村隔代照顾实践的研究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5, 0(5): 19-28.
[12]
赛明明 , 王鹏.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综述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4, 0(2): 101-109.
[13]
宓瑞新. 对《妇女研究论丛》杂志图书评介栏目的思考*——以2000-2011年的数据为例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5): 99-104.
[14]
吴欣. 民间文献:妇女史研究资料的价值与利用* [J]. 妇女研究论丛, 2012, 0(4):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