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儿童托幼服务的公共化,意味着国家承认儿童照顾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责任”,认可自己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平价的托幼服务的责任,其主要策略是在托幼服务的供给端投入公共资金。托幼服务输送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共化策略,包括公办公营和各种形式的公私合作模式。2010年中国开始重建公共化儿童托幼服务体系,托幼服务公共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整体推进模式是将托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框架,作为公共物品提供给儿童和家庭。国家对于0-2岁和3-5岁儿童的照顾责任有着不同定位,针对他们的托幼服务也分别纳入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来推进其公共化。而在国家的整体政策框架下,承担儿童托幼服务供给主要责任的地方政府,基于地方的具体情境,进行了制度的地方再造,形成了不同的儿童托幼服务公共化的地方实践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动儿童托幼服务公共化,笔者基于研究和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
|
|
|
[1] |
胡湛;孙昕. 反思中国式养老的“立”与“破”——基于家庭和性别的视角[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10-. |
[2] |
沈跃跃. 在中国妇女研究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座谈会上的讲话[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5-. |
[3] |
彭善民;陈晓丽;张易为.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妇女议事会运作[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44-. |
[4] |
姜亚筑. “大跃进”的召唤与挑战——《耕云记》中女气象员的成长、压力与限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106-. |
[5] |
丁瑜;邱博文;张凯婷. 家庭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专业经验的关系探讨——兼论性别对界限的影响[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58-. |
[6] |
计迎春;周海燕;林泽宇. 国婚姻制度变迁的日常生活逻辑——基于上海市人民公园中产父母相亲角的田野观察和理论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73-. |
[7] |
张冠李;杨力超. 隐匿与可见:新冠疫情前后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及分工的状态与感知[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89-. |
[8] |
王怡霖;许莹琪;董晨宇. 操纵“美丽”:中国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美颜工具及其关系性使用[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116-. |
[9] |
熊庆元. “连衣裙”与“地质包”:《年青的一代》中的性别叙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104-. |
[10] |
罗雅琳. 如何呈现民众之“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戏剧“难题”与张瑞芳的早期表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94-. |
[11] |
罗迪. 关注过程:妇女识字教育研究的视角转换——以1940年和1944年晋西北冬学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58-. |
[12] |
宋少鹏;王颖;高小贤.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群众路线下的陕甘宁边区妇婴卫生的群众教育[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73-. |
[13] |
沈奕斐. 隔代育儿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述评[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113-. |
[14] |
钟晓慧;李秉勤. 灵活工作制能否留住照料行业的女护理员?——基于城市养老院护理员的职业选择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5-. |
[15] |
王晔安;潘莉 ;郑广怀. 双向赋权:乡村弱势女性与草根社会组织之间的共生机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