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专业经验的关系探讨——兼论性别对界限的影响 |
|
|
摘要 在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下,家庭社会工作领域关注社工的个人经验与性别角色,对从事家庭项目的女社工往往有超越专业范畴的期待。本文不仅对社工专业性与个人经验间的关系与界限进行了具象化的描绘,从社工的细致回顾与反思中梳理其职业成长阶段,勾勒出当前实务环境中的“专业性”图景,还特别捕捉了性别因素影响下的特点与变化。对M市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家庭项目的研究发现,社工在处理不同工作内容时会根据情境调用两方面的经验,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二者的界限如何均受工作年资的影响。处于职业发展中段以前的社工在两者的边界方面呈现部分重叠与单向渗透的特点;资历较深的社工认为两者应能互相转化,不分界限。女社工内化了传统女性气质塑造的性别形象与工作期待,其工作内容与方式以及对职业成长、个人经验和专业性关系的理解,都超越了工作本身,体现出女性与家庭、情感、关系的捆绑;她们的性别观念对其在工作中的公私界限产生了影响,但实际并未改变或打破它。
|
|
关键词 :
家庭社会工作,
个人经验,
专业经验,
界限,
性别
|
|
[1] |
彭善民;陈晓丽;张易为.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妇女议事会运作[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44-. |
[2] |
胡湛;孙昕. 反思中国式养老的“立”与“破”——基于家庭和性别的视角[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4): 10-. |
[3] |
卜卫;蔡珂. 数字素养、性别与可持续发展——从“性别与发展”理论视角探讨数字环境下如何促进性别平等的发展[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44-. |
[4] |
熊庆元. “连衣裙”与“地质包”:《年青的一代》中的性别叙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3): 104-. |
[5] |
吴帆;温腾龙;菅苗. 社会工作干预家庭暴力的社会性别视角:归因模式与行动框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2): 65-. |
[6] |
盛禾;张春泥. 信仰不同宗教会相看两厌吗?——夫妻宗教信仰的差异与婚姻满意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2): 80-. |
[7] |
王超. 20世纪上半叶社会教育中的残障与性别——以盲人教育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2): 91-. |
[8] |
刘亚秋. 口述记忆中的性别因素与社会力:兼评女性口述史[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1): 61-. |
[9] |
刘汶蓉. 家庭现代化道路上的女性发展困境与政策出路[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1): 11-. |
[10] |
孙萍;李宜桐;于小童. “中介化爱情”之困:理解线上交友平台的媒介化与性别化[J]. 妇女研究论丛, 2023, 0(1): 117-. |
[11] |
杨菊华;史冬梅;吴海平. 新时代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6): 116-. |
[12] |
吴璟薇;毛万熙;张金牛. 职业书写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民国时期的中文打字机与女打字员[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6): 67-. |
[13] |
赖立里;戴媛媛. 多重身体:辅助生殖技术实践的人类学观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6): 32-. |
[14] |
项江南. “礼轻情意重”还作数吗?——城市青年情侣礼物互赠的性别化实践[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6): 58-. |
[15] |
薛英杰. 性别视角下海外《红楼梦》研究的误读与反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4): 11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