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过刊浏览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下载中心
· 《作者承诺书》
·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妇女研究会
·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妇女研究论丛
 
2019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19-11-25

图书评介
领导讲话
法律与政策研究
“基层社会治理与家庭建设”专家笔谈
“性别与家庭研究”专题
“女性、地图与流动空间”专题
   
领导讲话
5 沈跃跃
加强制度理论研究 服务新时代党的妇女事业发展——在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上的讲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新时代党的妇女事业发展需要,总结新中国70年妇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2019 Vol. 0 (6): 5- [摘要] ( 444 ) [HTML 1KB] [PDF 262KB] ( 715 )
“基层社会治理与家庭建设”专家笔谈
10 郑长忠
新时代家庭工作的逻辑定位与妇联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重视推动家庭建设和发挥家庭作用,并明确指出,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9 Vol. 0 (6): 10- [摘要] ( 477 ) [HTML 1KB] [PDF 112KB] ( 702 )
12 党日红 李明舜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须纳入家庭视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内容。这是党中央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出发确立的重大决策。
2019 Vol. 0 (6): 12- [摘要] ( 473 ) [HTML 1KB] [PDF 142KB] ( 759 )
15 吴帆
家教家风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了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视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这些论述阐明了兴家与强国统一的发展理念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治理思想。
2019 Vol. 0 (6): 15- [摘要] ( 463 ) [HTML 1KB] [PDF 113KB] ( 818 )
“性别与家庭研究”专题
18 靳小怡 段朱清
天价彩礼源何来:城镇化下的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研究
农村持续上涨的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日益引起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百村调查"数据,重点考察城镇化因素对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影响。通过分人群、分区域以及OLS回归分析发现:(1)近30年来,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涨幅较大,相比于1999年以前结婚的农村男性,2010年以后结婚的农村男性婚姻总成本是前者的7. 64倍;(2)各项婚姻成本在区域间呈现出不同特征,中西部农村男性的彩礼负担最重,东部农村男性则主要背负较高的婚房成本;(3)与婚前无流动经历者相比,婚前有流动经历的农村男性的各项婚姻成本显著更高;(4)婚娶城镇户籍女性的农村男性,需要支付更高的彩礼与婚房费用;(5)较高的教育程度与父辈较高的职业阶层均显著提高男性的婚姻成本。 
2019 Vol. 0 (6): 18- [摘要] ( 526 ) [HTML 1KB] [PDF 1716KB] ( 1553 )
32 杜平
透视流动家庭:文化规范与生活实践互构下的性别秩序
乡城流动给卷入其中的个体和家庭带来家庭理念与生活实践层面的冲击。本文将其置于家庭主义的文化框架之下,透过劳动性别分工和夫妻权力关系探究流动家庭性别秩序的重构。基于质性资料分析发现,"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主义是统合流动家庭成员共同关切的价值基础,而女性的性别化妥协表现为母亲屈从的主导与妻子妥协的相辅相成。传统性别分工一再被突破,家庭经济策略成为理解打工夫妻性别分工的重要线索。女性主体性的提升是夫妻权力关系得以改变的关键,男性以既有排斥又有接纳、既有对抗又有合作的不同方式予以回应。传统文化规范与日常生活实践彼此互构,性别秩序在不断妥协、坚持与再调整的动态过程中得以重塑。 
2019 Vol. 0 (6): 32- [摘要] ( 549 ) [HTML 1KB] [PDF 391KB] ( 883 )
43 裴谕新 陈思媚
电商时代女性创业的性别化历程与家庭决策变革个案研究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究15名不同行业的女性在电子商务浪潮中性别化的创业与创富历程及其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决策的变革,尤其是家庭经济决策与家居安排等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女性财富的增长带来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冲击着夫妻和代际原有的权力关系,但并不一定增加她们在家庭事务中的决策权,这需要一个协商的过程。女性创业者通过切割家庭事务,维持自己对"有核心价值"的家庭生活的贡献,比如亲子、情感工作与家居安排等,来获得"事业和家庭双赢"的掌控感;夫妻与代际关系的调整,与家庭财富的使用和分配有关,更与家庭成员对彼此性别角色的认知调整有关。 
2019 Vol. 0 (6): 43- [摘要] ( 542 ) [HTML 1KB] [PDF 499KB] ( 1024 )
58 沈洁
日本性别政策演进分析——从“男性养家”迈向工作与生活平衡
性别政策的推进为陷入困境的日本社会政策打开一扇大门。2007年日本颁布《工作与生活平衡宪章》,此后又相继发布《活跃女性职业生活促进法》、劳动方式改革大纲、《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等,加快了性别政策制度建设的步伐。在社会政策中嵌入性别视角以后,劳动和生活领域出现了新变化。日本总和生育率在2005年一度下滑到1. 26,2010年之后逐步回升到1. 40以上。处在抚养子女时期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出现持续上升,"M"形女性就业形态有了根本性改变。本文重点解析日本在性别政策路径上出现的"男性养家"、经济地位"男女平等"、"工作与生活平衡"三个发展阶段,展示日本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型之中、在东西方性别文化和家庭文化冲撞当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经验和教训。 
2019 Vol. 0 (6): 58- [摘要] ( 547 ) [HTML 1KB] [PDF 589KB] ( 2144 )
68 苏熠慧
重构家务劳动分析的可能路径——对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有关家务劳动讨论的反思
本文从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内部有关家务劳动的讨论出发,梳理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者围绕家务劳动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些问题进行的争论。从反思这些争论的基础出发,提出重构家务劳动政治经济学的几种可能:厘清家务劳动使用价值的维度,拓展价值分析的多个层面;超越"生产性/非生产性"的二元框架,引入"家务劳动的商品化程度"这一连续体来分析家务劳动的交换价值;在讨论家务劳动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将家务劳动的商品化和社会化进行区分;将不同地区的家庭模式纳入家务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19 Vol. 0 (6): 68- [摘要] ( 543 ) [HTML 1KB] [PDF 270KB] ( 996 )
法律与政策研究
75 贠丹
对受虐妇女综合症专家证据的理论反思与路径建构
受虐妇女综合症理论从女性视角解释了受虐妇女杀夫的合理性,为受虐妇女刑罚的减轻甚至免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受虐妇女综合症与待证事实具有相关性,涉及专门性事实问题的认定,属于专家证据。在中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框架下无法对受虐妇女综合症做出鉴定,《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对不具有鉴定人资格的专家辅助人出庭的相关规定及所依据的法理也存在互相矛盾和冲突之处。在此背景下,受虐妇女综合症的证据资格不明确,面临着证明力不足的风险,无法有效改善受虐妇女杀夫案量刑失衡的现状。本文认为,在(不具有鉴定人资格的)专家辅助人角色扩张的基础上,将专家辅助人意见的性质明确为证据,是一种有效应对与消解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所处困境的可行路径。 
2019 Vol. 0 (6): 75- [摘要] ( 478 ) [HTML 1KB] [PDF 805KB] ( 1235 )
86 丁瑜
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反思:基于性别与结构的视角
本文以妇女领域为例,反思现有的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为一个新的范式,着重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重新理解与勾勒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本文重点回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妇女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存在怎样的"压迫"?这些问题将导致什么结果?第二,如何在妇女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创造更平等的权力关系?如何以一种更整体的方式建立更能良性互动的社区?第三,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不同的范式,在认识论、方法论层面有何不同?对我们有何启发?作者认为,重视社群层面的日常生活并以结构性视角看待个人问题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注重群体间的联结,在研究与实务中重视平等关系的营造,以行动研究和共同参与为依托,是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解决传统性别中立的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中不合理现象的四大关键。这不仅是方法层面上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从认识论开始的源头上的改变。 
2019 Vol. 0 (6): 86- [摘要] ( 468 ) [HTML 1KB] [PDF 475KB] ( 1073 )
“女性、地图与流动空间”专题
99 侯杰
地图与女性:美国进步时代女性的批判性制图实践及其社会功用
美国进步时代(1890-1920年)期间,女性在参与选举权运动、社会安置中心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宗教传播等社会活动时,绘制了妇女选举权地图、社区专题地图、公路交通地图和操演地图,客观上展开了"批判性制图"政治化、女性化、民主化和多样化的实践,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西方传统制图学的框架,对社会和女性自身影响巨大。女性通过夺取制图话语权,不仅生产和传播了地理知识,而且进一步跨越了传统性别空间的界限划分,重塑了女性身份,重构了美国国家风景,改变了美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 
2019 Vol. 0 (6): 99- [摘要] ( 497 ) [HTML 1KB] [PDF 2971KB] ( 817 )
110 刘英
女性与沙龙:现代主义文化生产与流动空间
20世纪早期的美国现代主义文化生产依赖于一个特殊条件,即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域界空间。美国女作家以其敏感的学术触觉捕捉到这一需求,巧妙利用和超越性别空间划分,将城市私宅打造成集家庭空间、社交空间与文化空间为一体的沙龙空间,通过举办画展、茶会、读书会等形式,参与并推动了美国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沙龙推动了性别平等和女性文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沙龙的女性专场促进了女性作家的群体认同,增强了凝聚力,释放了创造潜力;另一方面,沙龙女主人不仅自身实现了在召集人、主持人、赞助人、推广人、艺术家、创作者等多重身份之间的流动,而且以沙龙带动了等级的流动、文化的流动、思想的流动、资本的流动和学科的流动,打出了女性主导现代主义文化生产的旗帜,实现了20世纪对新女性的期待,描绘出一道独特的现代主义文化景观。 
2019 Vol. 0 (6): 110- [摘要] ( 482 ) [HTML 1KB] [PDF 360KB] ( 846 )
图书评介
119 【日】上野千鹤子 兰信三 平井和子著 陆薇薇译
迈向战争与性暴力的比较史
战争与性暴力研究需要"比较史"的视野。是什么让受害者保持沉默?具备怎样的条件她们方能开口诉说?在比较的语境下,我们可以思考日军慰安妇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在哪里?将可以言说的性暴力遭遇与不能言说的性暴力遭遇区别对待、加以分割的分割线在哪里?为何如此划分?历史上被创伤化、污名化的经历,我们该如何诉说?比较史能做什么?能比较些什么,又不能比较些什么?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希望能将战争与性暴力的研究向着比较史的方法论推进一步。 
2019 Vol. 0 (6): 119- [摘要] ( 556 ) [HTML 1KB] [PDF 284KB] ( 1728 )
 
请给本刊投稿的作者下载阅读《作者承诺书》
请投稿作者小心分辨假冒本刊的“官网”
更多>>
《妇女研究论丛》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研究会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编辑出版:《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主  编:杜 洁
副 主 编:宓瑞新
编  辑:史凯亮 王妍 綦郑潇
电  话:86-10-65103472
传  真:86-10-65258990
ISSN 1004-2563
CN 11-2876/C

邮发代号:2-375
国际代号:BM1186
版权所有 © 2016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京ICP备15047311号-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编:100730 电话:86-10-65103472 传真:86-10-652589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