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过刊浏览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下载中心
· 《作者承诺书》
·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妇女研究会
·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妇女研究论丛
 
2023年 0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09-25

文学·文化·传播
领导讲话
实证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_专题(一):“一老一小”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_专题(二):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妇女工作
   
领导讲话
5 沈跃跃
在中国妇女研究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妇女儿童的亲切关怀,对妇联工作的高度重视。《论述摘编》中的8个方面174段经典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妇女事业发展和妇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懂弄通做实《论述摘编》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的重要举措。
2023 Vol. 0 (4): 5- [摘要] ( 64 ) [HTML 1KB] [PDF 1166KB] ( 260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_专题(一):“一老一小”研究
10 胡湛;孙昕
反思中国式养老的“立”与“破”——基于家庭和性别的视角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常态,养老正演变为一个具备鲜明国家特征的综合治理议题。“中国式养老”脱胎于此背景而“立题”,既植根于学理性的术语革命,又回应了国家话语体系和话语能力建设的价值要求。本文在此基础上于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审视中国式养老,提出中国老龄社会治理天然包裹着家庭与性别议题,中国人的家庭特质与中国老年人的性别及队列差异将形塑“中国式养老”的需求结构和资源格局,由此聚焦性别和家庭双重视角来反思新时代中国式养老的“破题”,强化性别意识以具体诠释其高质量发展、依托家庭建设以凝练其治理特色及创新实践,助推老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和老年人口高质量发展。
2023 Vol. 0 (4): 10- [摘要] ( 62 ) [HTML 1KB] [PDF 1347KB] ( 314 )
19 马春华
中国儿童托幼服务公共化:整体框架和地方实践
儿童托幼服务的公共化,意味着国家承认儿童照顾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责任”,认可自己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平价的托幼服务的责任,其主要策略是在托幼服务的供给端投入公共资金。托幼服务输送者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共化策略,包括公办公营和各种形式的公私合作模式。2010年中国开始重建公共化儿童托幼服务体系,托幼服务公共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整体推进模式是将托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框架,作为公共物品提供给儿童和家庭。国家对于0-2岁和3-5岁儿童的照顾责任有着不同定位,针对他们的托幼服务也分别纳入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来推进其公共化。而在国家的整体政策框架下,承担儿童托幼服务供给主要责任的地方政府,基于地方的具体情境,进行了制度的地方再造,形成了不同的儿童托幼服务公共化的地方实践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动儿童托幼服务公共化,笔者基于研究和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
2023 Vol. 0 (4): 19- [摘要] ( 59 ) [HTML 1KB] [PDF 2614KB] ( 461 )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_专题(二):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妇女工作
44 彭善民;陈晓丽;张易为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基层妇女议事会运作
妇女议事会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近年来上海P区妇女议事会的运作探索初步形成四个议事机制,即强调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的议事征集机制,注重规则、接纳与协商的议事讨论机制,议行合一、且行且议的议事落实机制,以及多主体内外联动的议事保障机制,促进了妇女议事会的落地,为女性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与治理提供了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女性协商对话能力,改善了女性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相对边缘化处境。未来基层妇女议事会的建设,需兼顾社会治理与社会性别视角、改善议事代表结构与流动机制、规范议事规则与程序以及将性别视角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期整体规划之中,聚焦女性群体的机遇结构赋权和主体能动性增能,建立迈向性别平等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2023 Vol. 0 (4): 44- [摘要] ( 49 ) [HTML 1KB] [PDF 1529KB] ( 252 )
58 丁瑜;邱博文;张凯婷
家庭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专业经验的关系探讨——兼论性别对界限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下,家庭社会工作领域关注社工的个人经验与性别角色,对从事家庭项目的女社工往往有超越专业范畴的期待。本文不仅对社工专业性与个人经验间的关系与界限进行了具象化的描绘,从社工的细致回顾与反思中梳理其职业成长阶段,勾勒出当前实务环境中的“专业性”图景,还特别捕捉了性别因素影响下的特点与变化。对M市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家庭项目的研究发现,社工在处理不同工作内容时会根据情境调用两方面的经验,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二者的界限如何均受工作年资的影响。处于职业发展中段以前的社工在两者的边界方面呈现部分重叠与单向渗透的特点;资历较深的社工认为两者应能互相转化,不分界限。女社工内化了传统女性气质塑造的性别形象与工作期待,其工作内容与方式以及对职业成长、个人经验和专业性关系的理解,都超越了工作本身,体现出女性与家庭、情感、关系的捆绑;她们的性别观念对其在工作中的公私界限产生了影响,但实际并未改变或打破它。
2023 Vol. 0 (4): 58- [摘要] ( 53 ) [HTML 1KB] [PDF 1599KB] ( 325 )
实证研究
73 计迎春;周海燕;林泽宇
国婚姻制度变迁的日常生活逻辑——基于上海市人民公园中产父母相亲角的田野观察和理论反思
在传统现代杂糅的当代中国,传统的早婚普婚模式正在向晚婚非普婚模式过渡。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上海市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从男女双方家庭的日常生活逻辑和动机入手,在规范、观念和意义层面讨论中国婚姻制度变迁。本文发现,男女双方家长的婚育观念和性观念正变得更加多元化,呈现出传统和现代杂糅并存的状态,并具有鲜明的性别模式和显著的性别界限。女方家长对传统婚育规范有更多反思;男方家长虽然在这方面相对传统,但对非传统亲密关系更为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初步提炼出中国婚姻制度变迁的可能性逻辑机制:选择—经济基础—性别观念差异的三要素链条。在婚姻开始不再是社会规范必选项的前提下,年轻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原生家庭的经济支持成为她们自由选择结婚与否的微观经济基础,男女双方存在明显的性别观念差距则在很大程度上触发了女性的现实婚姻抉择。
2023 Vol. 0 (4): 73- [摘要] ( 74 ) [HTML 1KB] [PDF 1599KB] ( 363 )
89 张冠李;杨力超
隐匿与可见:新冠疫情前后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及分工的状态与感知
基于对19户家庭的深度访谈,本文呈现并探讨城市双薪家庭家务劳动与分工在新冠疫情前后的变化及原因。通过建立二元分析框架,本文将真实的家务劳动与分工状态和家庭成员对其的判断、认识与感受共同纳入研究视域,强调平行于事实的家务劳动感知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城市双薪家庭的家务劳动样态与分工受制度文化、权力结构、人员流动、外部情境的影响。家庭成员倾向于将从事家务劳动认定为一种“顾家”的品质与家庭内部的平衡机制,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使得家务劳动时常“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新冠疫情重塑家务劳动样态,并通过调整家庭空间和家庭关系,使家务劳动与分工变得可见、可感。然而,这一变化并不稳定持久,在后疫情时代,家务劳动又退回“不可见”的状态。家务劳动的可见化与对家务分工的感知、言说与反思是促进家庭性别平等、保障家庭成员权益的契机,也是解析新冠疫情对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会心态影响的载体。
2023 Vol. 0 (4): 89- [摘要] ( 79 ) [HTML 1KB] [PDF 1733KB] ( 455 )
文学·文化·传播
106 姜亚筑
“大跃进”的召唤与挑战——《耕云记》中女气象员的成长、压力与限度
李准的小说《耕云记》呈现了“大跃进”中的复杂样貌。一方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提供的种种现实条件使得普通的农村青年萧淑英能够成为一名女气象员;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下,萧淑英的气象工作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包括生产责任的压力、群众舆论的压力和权威性不足的压力。小说中的公社关书记和萧淑英虽然试图应对这些压力,但其回应仍显不足,特别是没有正面面对舆论所反映的群众意见。这是因为李准在1959年、1960年的特定观念形成了对群众意见的筛选和排斥机制。他所塑造的“为党工作”的萧淑英,由于缺乏“为群众工作”的意识,没有有效理解和化解群众的不满。透过萧淑英的成长、压力与限度,我们可以经由李准的视角,看到“大跃进”时期为科学引入农业生产所创造的条件,看到它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开辟的可能,以及它在此时农村的现实结构中所受到的种种挑战。
2023 Vol. 0 (4): 106- [摘要] ( 46 ) [HTML 1KB] [PDF 1402KB] ( 417 )
116 王怡霖;许莹琪;董晨宇
操纵“美丽”:中国秀场直播平台中的美颜工具及其关系性使用
在中国秀场直播行业中,作为劳动工具的美颜技术被女主播广泛使用。既有对于美颜技术的研究大多继承了技术女性主义的分析路径,在“压迫”与“赋权”的二分法中讨论女性受到的影响。相较之下,少有研究将这一技术放置在具体的职业关系语境中进行更为整体性的考察。本研究基于在成都A公会为期6个月的田野调查,试图在平台多边市场的三组关系中探索美颜技术扮演的居间角色。研究发现,在平台与主播的关系中,美颜技术作为一种零成本的劳动工具,降低了女主播的从业门槛;在公会与主播的关系中,美颜技术让扁平化的大规模劳动力生产成为可能;在观众与主播的关系中,美颜工具则成为调节“有边界的本真”的策略性工具。通过超越“压迫”与“赋权”的二分法,本研究将美颜技术放置在平台异质化行动者的动态关系中,这种视角有助于丰富既有研究对于技术女性主义的讨论。
2023 Vol. 0 (4): 116- [摘要] ( 161 ) [HTML 1KB] [PDF 1514KB] ( 515 )
 
请给本刊投稿的作者下载阅读《作者承诺书》
请投稿作者小心分辨假冒本刊的“官网”
更多>>
《妇女研究论丛》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研究会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编辑出版:《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主  编:郭 晔
执行主编:张永英
副 主 编:宓瑞新
编  辑:史凯亮 王妍 綦郑潇
电  话:86-10-65103472
传  真:86-10-65258990
ISSN 1004-2563
CN 11-2876/C

邮发代号:2-375
国际代号:BM1186
版权所有 © 2016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京ICP备15047311号-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编:100730 电话:86-10-65103472 传真:86-10-652589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