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过刊浏览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主编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下载中心
· 《作者承诺书》
· 《妇女研究论丛》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
更多>>   
友情链接
· 中国妇女研究会
·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妇女研究论丛
 
2021年 0卷 6期
刊出日期:2021-11-25

实证研究
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
性别与劳动研究
   
性别与劳动研究
5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
既有关于女性劳动者的研究多基于特定社会角色或职业类别,少有研究关注性别化劳动在平台经济下的微观实践。通过对女性外卖员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女性外卖员在平台规制下的性别展演表现为动态的身份调整,从"示弱劳动"到"优势劳动"的转化,以及基于社交媒体和社群所实现的"逆向连接"。这样的展演与平台经济下基于算法的"无差别"监管、精细化服务、情感规训等数字劳动机制密切相关。虽然受到生产领域下性别规范的羁绊,但女性外卖员能够依据情境化、个体化的送餐实践重新塑造属于自己的平台劳动话语,这样的性别展演凸显了性别与平台劳动的深层互动,也拓展了我们对于平台化性别劳动的理论反思。
2021 Vol. 0 (6): 5- [摘要] ( 1285 ) [HTML 1KB] [PDF 411KB] ( 2012 )
17 牛天
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
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的审美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平台的介入,延伸了工作场景,扩展了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链条,打破了雇主对女性团课教练自上而下的审美劳动策略。伴随平台的介入,性别成为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调节变量,促使女性团课教练开启自我审美化策略。平台多层次的管理(如约课制度、晋升制度、评价机制等)、学员、女性团课教练共同影响审美劳动形象的呈现和关系的搭建。研究发现,女性团课教练依据平台介入程度和自我审美化程度适时调节形象,包括前置的形象、专业形象、弱性别化形象,在此过程中,她们和学员建立了交换关系、教学关系和社群关系,以提升个人的市场价值。平台介入之下,女性团课教练看似拥有非传统的身体形象和身体锻造的自主选择权,但仍难逃多方主体的规制。这一发现拓展了平台影响下审美劳动理论的再思考,平台的介入看似分化、转移了雇主的权力,却将劳动者的审美劳动卷入了多方主体中,伴随自我审美化的加剧,引发了更隐蔽的自我剥削。
2021 Vol. 0 (6): 17- [摘要] ( 379 ) [HTML 1KB] [PDF 487KB] ( 827 )
32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
本文借助零工经济的视角,融合性别、城乡、家庭等多重分析维度,呈现了粤西乡村留守妇女在当地外发工厂弹性就业的生产生活,分析了其劳动形式、雇佣关系、劳动过程等,凸显出妇女因性别身份限制在弹性工作制、亲缘用工和家务负担三方面面临的困境。妇女通过收入增加在就近就业、父权制家庭规范和离散家庭模式的挤压中获得了一定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借助劳动形成的群体关系成为妇女应对个人困境的独特性别化策略。
2021 Vol. 0 (6): 32- [摘要] ( 444 ) [HTML 1KB] [PDF 407KB] ( 925 )
44 苏熠慧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
本文在反思已有打工女性研究"结构决定论"和"一元主体论"的基础上,批判性地重构路易丝·麦可尼的女性主体理论和吸纳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有关能动性的理论,从"认知"和"资源"两个层面建构了"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三种理想类型:消极性主体、混合性主体和生成性主体,并指出了三种主体的差异:在认知上,消极性主体认同资本和父权制,混合性主体和生成性主体则批判二者;在资源上,消极性主体和混合性主体都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来挑战和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而生成性主体则能建构出不同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挑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2021 Vol. 0 (6): 44- [摘要] ( 379 ) [HTML 1KB] [PDF 1107KB] ( 651 )
实证研究
58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多个维度家务分工和育儿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家务分工的性别不平等,但是对育儿分工的性别不平等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辅导这一维度。分城乡、子女数量和子女年龄的研究发现,女性受教育水平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在农村、多孩家庭和子女年龄较大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在教育扩张的背景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因而未来必须加强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的育儿状况及其性别分工状况的研究,只有不断降低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的育儿负担,生育政策的调整才能真正落到实地。
2021 Vol. 0 (6): 58- [摘要] ( 576 ) [HTML 1KB] [PDF 724KB] ( 1126 )
72 黄盈盈
跨国视野下的“西方性学”
本文关注一段性知识的历史,意在梳理作为学科源头与对话对象的"西方性学",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性话语与性观念。性学作为一门"研究性欲望的科学"是19世纪末西方社会的发明。早期性学将"性"局部地从"生殖"(传统医学)与"罪"(法律)、"孽"(宗教)里拉出来,进入精神病学的视野,并与当时的社会改革紧密相连。20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的剧变使得性学中心移至美国,从而带上浓厚的美国文化色彩,逐步走向科学主义与医学化。而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人类学研究,60-70年代女性主义、同性恋运动与社会建构思想的发展,80年代兴起的艾滋病跨学科研究极大地挑战了以"sexology"命名的性学,一种更具人文视角的以"sexuality"为核心的性知识范式开始出现。混杂的"西方性学"也在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两个时间点影响不一地出现在中国的性历史之中。在全球对话与地缘政治凸显的当下,"西方性学"也在多重挑战之下持续地重写与生成。
2021 Vol. 0 (6): 72- [摘要] ( 421 ) [HTML 1KB] [PDF 503KB] ( 814 )
87 丁依然;董晨宇
制造夫妻:中国形婚群体的剧班协作、达标表演与身份失调
形式婚姻是中国以及其他提倡孝道的亚洲国家的同性恋群体应对社会压力的策略性解决方案之一。为"融入"主流人群,形婚双方需要形成欧文·戈夫曼意义上的"剧班",进行协作式表演。社交媒体时代使得形婚夫妇的伪装实践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对15位形婚者的深度访谈发现,作为剧班的形婚群体通过对异性恋夫妻的想象在线上、线下建构夫妻身份,完成合作式表演。"想象夫妻"与"达标表演"是被访者中较为普遍的表演策略。而在服从于主流价值观和秩序的背面,形婚夫妇通过达标表演等策略解决自己的认知失调,在"绝望"中寻找生存的可能。
2021 Vol. 0 (6): 87- [摘要] ( 619 ) [HTML 1KB] [PDF 411KB] ( 1971 )
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
99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
1936年居于上海的夏衍和1940年居于延安的颜一烟分别创作了以秋瑾为主角的剧本《秋瑾传》(又名《自由魂》)与《秋瑾》。夏衍和颜一烟对于秋瑾形象的不同艺术加工,折射出女界革命、辛亥革命、20世纪30年代左翼革命与《新民主主义论》发表后的延安革命之间的观念碰撞。两部剧作通过秋瑾的"女性气质"隐喻着革命者的真诚、急躁、不成熟、博爱、悲悯、情感冲动等多种特征,探讨理想革命者的品质、革命的方式、性别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等问题。在左翼文艺中,革命者的"女性气质"构成了一种重要的隐喻,容纳着丰富的政治议题。分析两部剧作中秋瑾的女性身份所起到的表意功能,将有助于理解"女性气质"问题在革命政治中的特殊性和两面性,进而对以往关于革命的"去性别化"理解提出挑战。
2021 Vol. 0 (6): 99- [摘要] ( 415 ) [HTML 1KB] [PDF 423KB] ( 1042 )
111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
在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的背景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陈敏运动"。基于劳动英雄模范评选、"算账"和劳动竞赛、"制定个人生产计划",共产党实现了对家属妇女的生产动员。此外,"学陈敏运动"还包含着"组织起来"的治理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家属妇女劳动的技术、经济和政治价值被直接承认。在"学陈敏运动"的生产动员和组织中,共产党提出"建设革命家务"的话语塑造和制度安排。嵌套着公私结构的"革命家务"包含三个层面内涵:首先,革命家务不仅指革命组织及边区财政和物资的生产和积累,更隐喻着革命事业;其次,革命家务中的"公家"是一个嵌套包含"大公家"和"小公家"的多维差序制度结构,尤其"小公家"为革命家务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制度基础;最后,将传统的个人家务甚至"养娃娃"定义为革命家务,"家属"在革命序列中有了获得身份和价值的可能。但革命家务内部存在着张力,为此,共产党将"公家外婆"和"革命友爱"的情感装置揉入公私关系和结构。建设"革命家务"为革命家属的身心安置奠定了情感和日常基础,更进一步通过"对于群众的义务"完成了对革命事业的追寻。延安时期对于家属的动员和组织以及个人、"小公家"和"大公家"嵌套结构的革命家务意涵和制度的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属和家属劳动的制度安排提供着早期的探索和参考。
2021 Vol. 0 (6): 111- [摘要] ( 343 ) [HTML 1KB] [PDF 593KB] ( 775 )
 
请给本刊投稿的作者下载阅读《作者承诺书》
请投稿作者小心分辨假冒本刊的“官网”
更多>>
《妇女研究论丛》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研究会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编辑出版:《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主  编:杜 洁
副 主 编:宓瑞新
编  辑:史凯亮 王妍 綦郑潇
电  话:86-10-65103472
传  真:86-10-65258990
ISSN 1004-2563
CN 11-2876/C

邮发代号:2-375
国际代号:BM1186
版权所有 © 2016 《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  京ICP备15047311号-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5号 邮编:100730 电话:86-10-65103472 传真:86-10-652589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