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
|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
 ,
农村留守妇女 ,
 ,
新特点 ,
 ,
突出问题
|
|
[1] |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 |
[2] |
黄盈盈. 跨国视野下的“西方性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72-. |
[3] |
丁依然;董晨宇. 制造夫妻:中国形婚群体的剧班协作、达标表演与身份失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87-. |
[4] |
牛天. 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7-. |
[5] |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99-. |
[6] |
苏熠慧.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44-. |
[7] |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32-. |
[8]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9]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10] |
汪洋. 共同财产制下离婚经济补偿的价值基础、教义构造与体系协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73-. |
[11] |
杭苏红. 人格”的四重奏:五四运动前后女校学潮中的群体心理与社会历史(1911-1925)[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98-. |
[12] |
张骁健. 未完成的个体化:老年公园相亲实践中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基于北京市C公园相亲角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25-. |
[13] |
马勤勤. 世界视角与中国问题——评叶凯蒂《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22-. |
[14] |
林晓珊. “回家吃饭”:工作与家庭冲突中的饮食实践[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37-. |
[15] |
戴瑞君. 法律如何定义对妇女的歧视[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