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蔽与平衡——评杨联芬《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 |
|
|
摘要 文章以杨联芬新作《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为讨论对象,重点以其中包含的女性解放内容为论述中心。该书性别视角的介入使得现代化进程中被遮蔽的无声的、弱势群体得以呈现。对被忽略的爱伦凯"母性论"的重新发掘是该书另一大特色,作者受"母性论"和关怀伦理的影响重提"贤妻良母",是基于历史情境的纠偏的、策略的表达,并进一步对中国现代性进行了反思。
|
|
关键词 :
女性,
革命,
母性论,
贤妻良母
|
|
[1] |
常佩瑶. 交叉性理论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困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18-. |
[2] |
张凌寒. 算法自动化决策中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52-. |
[3] |
颜海平. 现代中国女性作家与生成的现代性[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62-. |
[4] |
苏熠慧.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44-. |
[5]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6]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7] |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 |
[8] |
牛天. 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7-. |
[9] |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99-. |
[10] |
杭苏红. 人格”的四重奏:五四运动前后女校学潮中的群体心理与社会历史(1911-1925)[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98-. |
[11] |
王雨. 女性的频率”:性别、广播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革命的听觉文化[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4): 5-. |
[12] |
刘亚秋. 冷酷的优生学与悲悯的心——潘光旦社会思想中的女性观[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2): 27-. |
[13] |
李英桃;张晓羽. 女性政治学研究综述:基于国内硕博学位论文的分析(2006-2015年)[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2): 118-. |
[14] |
冯淼. 革命地方实践与妇女解放问题:兼评丛小平《革命中国的婚姻、法律与性别,1940-1960》[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113-. |
[15] |
苏熠慧. 性别与劳动研究:理论、概念与启发[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