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众舆论中的情感和性别——陶思瑾案与民国女性同性爱话语 |
|
|
摘要 民国女性青年中盛行着"同性爱"之风,时人对于这一现象也一直保持着关注。20世纪30年代初发生于杭州的陶思瑾杀死同性恋人刘梦莹的惨案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广泛关注。在媒体的炒作下,同性爱成为了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国族危亡的背景之下,血案的发生使得社会主流舆论对同性爱的态度逐渐呈现出总体负面化的趋势。通过陶思瑾案后的社会讨论,可以见到公众舆论对于性别与情感的想象和介入。在传媒的推动之下,私人情感问题成为了社会问题,从而被公共化。
|
|
关键词 :
民国,
同性爱,
话语,
媒体
|
|
[1] |
朱雪峰;王琴. 性别议题的媒体表达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剩女”议题报道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1): 124-. |
[2] |
李世鹏. 社会期待与女性自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意调查中的典范女性形象[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5): 99-. |
[3] |
王伟均. 暴乱、“荣誉”与死亡——印巴分治暴力冲突中的妇女集体殉身现象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9, 0(2): 106-. |
[4] |
吴小英. 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从议题到话语之争[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5): 21-. |
[5] |
高翔宇. 性别、战争与国族的变奏及书写——以关露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5): 118-. |
[6] |
孙鲁瑶. 犹太女性的大屠杀叙事书写——《大披巾》中的女性话语建构[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4): 76-. |
[7] |
郦菁. 比较视野中的反性骚扰政策——话语建构、政策过程与中国政策制定[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3): 33-45. |
[8] |
陶艳兰. 养育快乐的孩子——流行育儿杂志中亲职话语的爱与迷思[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2): 31-45. |
[9] |
刘新宇. 城市家庭的奶粉焦虑、哺育伦理与市场卷入[J].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2): 46-54. |
[10] |
回春萍. 激进对抗到理性反思:美国女性主义童话改写中的性别政治*[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6): 80-. |
[11] |
张雪峰. 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叙述——加勒比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母亲话语[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6): 100-. |
[12] |
陶艳兰. 塑造理想母亲:变迁社会中育儿知识的建构[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5): 25-. |
[13] |
章梅芳 李倩. 《妇女杂志》与民国女性的科学启蒙[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5): 57-. |
[14] |
侯艳兴. 自我认同、媒体炒作与知识分子的舆论建构——1934年龚尹霞女士自杀的意义解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4): 53-61. |
[15] |
郭戈. 高龄初产妇的问题化——基于医学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双重建构[J].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4): 62-7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