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幽闭到出走——清末民初女性困顿-解放话语形成及实践 |
|
|
摘要 对于近代中国女性而言,“解放”大约是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但解放之意义,恰恰因为时人将之置于困顿的对立面,因此不谈近代女性困顿话语的形成以及打破困顿、走向解放的践行,我们便无法真正理解“解放”的涵义。文章以晚清自五四时期为历史时段,勾勒近代传教士、国族主义者、女权主义者、女学生等各类群体以不同文类、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困顿感,以及近代女性出入婚姻、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实践,探讨近代困顿-解放话语的最初形成以及近代女性打破困顿、实现解放的初次践行。唯有困顿存在,解放才有了现实的意义。
|
|
|
[1] |
王燕. 塑造和传播妇女“劳动”:1920-1937年城市的“五一”节和“三八”节纪念仪式[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5-. |
[2] |
张智慧;苏熠慧. 男性养老护理员的情绪劳动与性别气质展演——以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社区居家照护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57-. |
[3] |
李放春;邱淑怡. 成为“当家人”:20世纪50年代西南农村一位基层女劳模的生命历程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9-. |
[4] |
杨弋枢. 女性写作与左翼新女性的心灵地形——艾霞电影小说《现代一女性》解读[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85-. |
[5] |
熊庆元. 被规训的“爱情”:《千万不要忘记》中的情感政治[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94-. |
[6] |
李娜. 李双双:从更深的土里“泼辣”出来——试探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型妇女”的一种生成史[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33-. |
[7] |
吴璟薇;张雅迪. 数字实践中的“混合父职”建构:爸爸博主的在线自我呈现[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70-. |
[8] |
常佩瑶. 交叉性理论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困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18-. |
[9] |
王晴锋;李雨边. 交叉性弱势与共同体分化:南非黑人“女同”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04-. |
[10] |
颜海平. 现代中国女性作家与生成的现代性[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62-. |
[11] |
莫艾. “新与旧、公与私、理与时、情与势”中的人——试探李准1954-1955年(合作化高潮前)的小说创作[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78-. |
[12] |
秦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关中药避孕的知识生成与话语建构[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116-. |
[13] |
. 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情况[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129-. |
[14] |
李洁 吉来诗琴. 从“家庭”走向“社群”——“都市中产全职妈妈”社会参与的路径与价值探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5-. |
[15] |
施芸卿. 以共同育儿为业:跨越儿童抚育的家庭边界——以一个城市社区的“抱团养娃”实践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