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父姓、随母姓还是新复姓:中国的姓氏变革与原因分析(1986-2005) |
|
|
摘要 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随母姓和新复姓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1986—2005年出生的人口中,随母姓和新复姓十分罕见,但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上升趋势。分地区来看,随母姓和新复姓的空间差异很大。随母姓更可能出现在农村、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父亲社会地位低于母亲、母亲没有兄弟而父亲有兄弟的家庭,且随母姓随时间增加的趋势能较好地被生育率的下降所解释。新复姓更可能出现在城市、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但几乎不受父母相对地位的影响,也较少受父母兄弟姐妹结构的影响。研究认为,随母姓和新复姓虽然都背离了"子随父姓"的传统,但受不同的社会力量所驱使。随母姓是生育率下降背景下家庭应对传宗接代需求的一种策略性选择,新复姓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现代化转型带来的观念变迁。
|
|
关键词 :
随父姓 ,
 ,
随母姓 ,
 ,
新复姓 ,
 ,
现代化 ,
 ,
传宗接代
|
|
[1] |
牛天. 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7-. |
[2] |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32-. |
[3] |
苏熠慧.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44-. |
[4]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5] |
黄盈盈. 跨国视野下的“西方性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72-. |
[6] |
丁依然;董晨宇. 制造夫妻:中国形婚群体的剧班协作、达标表演与身份失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87-. |
[7] |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 |
[8]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9] |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99-. |
[10] |
林晓珊. “回家吃饭”:工作与家庭冲突中的饮食实践[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37-. |
[11] |
马勤勤. 世界视角与中国问题——评叶凯蒂《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22-. |
[12] |
汪洋. 共同财产制下离婚经济补偿的价值基础、教义构造与体系协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73-. |
[13] |
王晓慧. 清末上海家政改良活动研究——以1906-1908年竞化女校的家政改良会为中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80-. |
[14] |
杭苏红. 人格”的四重奏:五四运动前后女校学潮中的群体心理与社会历史(1911-1925)[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98-. |
[15] |
丁玲. “说话”要“到底”——《新的信念》中的女性觉醒及其历史语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