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 |
|
|
摘要 本文在反思已有打工女性研究"结构决定论"和"一元主体论"的基础上,批判性地重构路易丝·麦可尼的女性主体理论和吸纳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有关能动性的理论,从"认知"和"资源"两个层面建构了"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三种理想类型:消极性主体、混合性主体和生成性主体,并指出了三种主体的差异:在认知上,消极性主体认同资本和父权制,混合性主体和生成性主体则批判二者;在资源上,消极性主体和混合性主体都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来挑战和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而生成性主体则能建构出不同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挑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
|
关键词 :
打工女性主体 ,
 ,
认知 ,
 ,
资源
|
|
[1] |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32-. |
[2]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3]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4] |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 |
[5] |
黄盈盈. 跨国视野下的“西方性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72-. |
[6] |
丁依然;董晨宇. 制造夫妻:中国形婚群体的剧班协作、达标表演与身份失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87-. |
[7] |
牛天. 规制的美丽: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7-. |
[8] |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99-. |
[9] |
林晓珊. “回家吃饭”:工作与家庭冲突中的饮食实践[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37-. |
[10] |
戴瑞君. 法律如何定义对妇女的歧视[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52-. |
[11] |
阎天. 女性就业中的算法歧视:缘起、挑战与应对[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64-. |
[12] |
丁玲. “说话”要“到底”——《新的信念》中的女性觉醒及其历史语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12-. |
[13] |
杨可. 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劳动者技能形成——以费达生的蚕丝业改革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3-. |
[14] |
王晓慧. 清末上海家政改良活动研究——以1906-1908年竞化女校的家政改良会为中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80-. |
[15] |
张骁健. 未完成的个体化:老年公园相亲实践中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基于北京市C公园相亲角的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