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平台中介下女性团课教练的审美劳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平台的介入,延伸了工作场景,扩展了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链条,打破了雇主对女性团课教练自上而下的审美劳动策略。伴随平台的介入,性别成为女性团课教练审美劳动的调节变量,促使女性团课教练开启自我审美化策略。平台多层次的管理(如约课制度、晋升制度、评价机制等)、学员、女性团课教练共同影响审美劳动形象的呈现和关系的搭建。研究发现,女性团课教练依据平台介入程度和自我审美化程度适时调节形象,包括前置的形象、专业形象、弱性别化形象,在此过程中,她们和学员建立了交换关系、教学关系和社群关系,以提升个人的市场价值。平台介入之下,女性团课教练看似拥有非传统的身体形象和身体锻造的自主选择权,但仍难逃多方主体的规制。这一发现拓展了平台影响下审美劳动理论的再思考,平台的介入看似分化、转移了雇主的权力,却将劳动者的审美劳动卷入了多方主体中,伴随自我审美化的加剧,引发了更隐蔽的自我剥削。
|
|
关键词 :
审美劳动 ,
 ,
女性 ,
 ,
形象呈现 ,
 ,
价值 ,
 ,
健身
|
|
[1] |
常佩瑶. 交叉性理论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困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2): 118-. |
[2] |
张凌寒. 算法自动化决策中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52-. |
[3] |
颜海平. 现代中国女性作家与生成的现代性[J]. 妇女研究论丛, 2022, 0(1): 62-. |
[4] |
孙萍;赵宇超;张仟煜. 平台、性别与劳动:“女骑手”的性别展演[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 |
[5] |
王颖. 建设革命家务——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陈敏运动”为中心的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111-. |
[6] |
罗雅琳. 革命政治中的“女性气质”问题——从夏衍的《秋瑾传》到颜一烟的《秋瑾》[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99-. |
[7] |
丁瑜;梁家恩. 外发工厂妇女的劳动生活困境与应对:一个零工经济与性别融合的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32-. |
[8] |
苏熠慧.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90后”打工女性主体的类型学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44-. |
[9] |
许琪. 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58-. |
[10] |
黄盈盈. 跨国视野下的“西方性学”[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72-. |
[11] |
丁依然;董晨宇. 制造夫妻:中国形婚群体的剧班协作、达标表演与身份失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6): 87-. |
[12] |
马勤勤. 世界视角与中国问题——评叶凯蒂《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122-. |
[13] |
汪洋. 共同财产制下离婚经济补偿的价值基础、教义构造与体系协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73-. |
[14] |
王晓慧. 清末上海家政改良活动研究——以1906-1908年竞化女校的家政改良会为中心[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80-. |
[15] |
杭苏红. 人格”的四重奏:五四运动前后女校学潮中的群体心理与社会历史(1911-1925)[J]. 妇女研究论丛, 2021, 0(5): 98-. |
|
|
|
|